來源:網絡資源 2023-08-10 16:32:58
要點一、牛頓第一定律
1.內容: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,總保持靜止狀態(tài)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(tài)。
2.內涵: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(tài),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,而是使物體運動狀態(tài)發(fā)生改變的原因。或者說: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,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(tài),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。
要點詮釋:
1.“一切”說明該定律對于所有物體都適用,不是特殊現象。
2.“沒有受到力的作用”是定律成立的條件。“沒有受到力的作用”有兩層含義:一是該物體確實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,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情況(實際上,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);二是該物體所受合力為零,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時的作用效果。
3.“或”指兩種狀態(tài)必居其一,不能同時存在,也就是說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,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(tài),原來運動的物體仍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(tài)。
4.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,而是在實驗的基礎上,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。
5.運動的物體并不需要力來維持,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,是因為受到了阻力。
要點二、慣性
1.概念: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(tài)不變的性質,我們把這種性質叫做慣性。
2.慣性的利用: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,利用自身的慣性在空中繼續(xù)前進;拍打衣服,清除衣服上的灰塵;甩掉手上的水珠。
3.慣性的危害:汽車剎車后不能立即停下來,釀成交通事故;快速行駛的汽車發(fā)生碰撞,車里的乘客如果沒有系安全帶,會與車身撞擊,嚴重時可能把擋風玻璃撞碎,飛出車外;走路時不小心,可能會被臺階絆倒。
要點詮釋:
1.一切物體都有慣性,一切物體是指無論是氣體、液體、還是固體;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;無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。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。
2.慣性指物體保持靜止狀態(tài)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(tài)不變的性質。即靜止的物體總要保持靜止狀態(tài),運動的物體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(tài)。
3.慣性是物體的屬性,不是力。因此在提到慣性時,只能說“物體具有慣性”,或“由于慣性”,而不能說“受到慣性作用”或“慣性力”等。慣性只有大小,慣性的大小僅取決于物體的質量,質量大,慣性也大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