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整理 2020-03-09 13:32:47
冤冤相報實非輕,分離聚合皆前定。
欲知命短問前生,老來富貴也真僥幸。
看破的,遁入空門。
癡迷的,枉送了性命。
好一似食盡鳥投林,
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!
人生百態(tài)都在詩里,結果也讓人唏噓。便如人的欲望和路途也有千萬種,可是結局卻是同一個宿命——終是鏡花水月一場空,夢幻泡影真如夢,最后落下一片白茫茫大地,干干凈凈。
那我們曾經又爭什么、樂什么、哭什么、痛什么、掙扎什么,放不下什么?
也許,眼終究要看盡滄桑,心終究要味盡凄涼,有些事才能不再掛心上。
這或許就是所謂人生的道行。
在此之前,也許就只能該怎樣還怎樣。但至少,心中明了,總是好的。
4、戲外是荒涼
紅樓,還有另一種開篇和結尾,那是作者的自況。表現的更真實,也更殘忍。
甲戌本第一回的回前詩說:
浮生著甚苦奔忙,盛席華筵終散場。
悲喜千般同幻渺,古今一夢盡荒唐。
漫言紅袖啼痕重,更有情癡抱恨長。
字字看來皆是血,十年辛苦不尋常。
開篇詩又說:
滿紙荒唐言,一把辛酸淚。
都云作者癡,誰解其中味!
結尾詩再說:
說到辛酸處,荒唐愈可悲。
由來同一夢,休笑世人癡!
可以看出,對于這情天恨海,寫故事的人依舊是放不下。
唉,人生難免會有耿耿于懷。
盡管故事的開始,就告訴我們這是一場夢;故事的結束,也告訴我們終究是一場空。但那更多的,是作者的癡想,和向往。
就如我們每個人心中,都有自己的桃花源。
張愛玲說:時代是這么的沉重,不容我們那么容易就大徹大悟。即便懂得了太多的道理,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。這是人生最無可奈何的真相。
紅樓的故事依舊是縹緲的,那是一種夢后醒來,痛徹心扉的悟。
于是我們就還可以抱著一份希望:
認為所有的苦都不會白受,所有的淚都不會白流,所有的不堪都自有落場,一切自會水到渠成。
三國演義
1、心機,天機,契機
三國的故事,從開始到結束,其實是一場后果前因。
只有懂得了過程,看到了結局,才能感悟得到最初,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返璞歸真吧。
2、開始也是結束
三國的開篇,借用了明代大學問家楊慎的一首詞:
《臨江仙》
滾滾長江東逝水,
浪花淘盡英雄。
是非成敗轉頭空。
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
白發(fā)漁樵江渚上,
慣看秋月春風。
一壺濁酒喜相逢。
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
這首詞用在三國,最合適不過。
我們仿佛看到一位曾經叱咤風云、閱盡世間成敗的白發(fā)老者,站在遠去的小船船頭,端著杯中酒,唱著這首歌,歌聲蕩氣回腸。
這種境界太高。功名爭斗,哪怕是三國中攪動風云的英雄們,也始終淪陷在這個角斗場,脫不開,逃不掉。
我們每個人,在現實的漩渦里,也何嘗不是如此。
但起碼我們能知道:頓悟,是需要跳出來的,跳出人間種種利欲糾葛;就像我們作為局外人,看著三國中的是非成敗轉頭空,歷史中的浪花淘盡英雄,才能秋月春風笑談中。
可惜,大多世人爭做的卻是當局人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