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整理 2020-02-27 13:43:56
二、字詞
殘疾焦躁不安憎恨(zēng)暴怒無常砸碎墻壁沉寂
癱瘓(tānhuàn)侍弄(shì)捶打整宿(xǐu)翻來覆去
唰唰啦啦憔悴(qiáocuì)央求神色喜出望外絮絮叨叨
豌豆仿膳踩扁敏感訣別淡雅深沉潑潑灑灑爛漫
創(chuàng)傷(chuāng)
詞語解釋:
1.癱瘓(tānhuàn):由于神經(jīng)機能發(fā)生障礙,身體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喪失活動能力。
2.憔悴(qiáocuì):形容人臉色不好。
3.整宿:整夜,整個晚上。
4.訣(jué)別:分別(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)。
5.絮絮叨叨(xùxùdāodāo):形容說話等連續(xù)不斷。
三、問題鞏固
。ㄒ唬┫旅媸钦n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、語言、神情、心理等的句子,表現(xiàn)了母愛的偉大。試結(jié)合上下文做具體分析。
1.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,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。
解析:面對“我”的“暴怒無常”,母親逆來順受,表現(xiàn)出極大的理解、忍耐和寬容。“悄悄地”“偷偷地”等詞語,形象地表現(xiàn)出母親的慈愛。
2.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,忍住哭聲說:“咱娘兒倆在一塊兒,好好兒活,好好兒活……”
解析:面對厭世自棄的“我”,母親盡其所能地勸撫、安慰“我”。“撲”“抓”等詞語,表現(xiàn)了母親反應(yīng)的強烈;“忍住哭聲”說出的話語,字字沉重,句句貼心,讀之令人愴然。
3.她憔悴的臉上現(xiàn)出央求般的神色。
解析:“憔悴的臉”表明母親積勞成疾,“央求般的神色”見出母親的耐心、慈祥。即使“暴怒無常”的“我”,也不由得為之感動了。
4.“……還記得那回我?guī)闳ケ焙?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,跑著,一腳踩扁一個……”她忽然不說了。對于“跑”和“踩”一類的字眼兒,她比我還敏感。
解析:僅僅因為“我”勉強(qiǎng)同意出游,母親就“喜出望外”,展開話題,提起“我”兒時的趣聞逸事,她有些“忘情”,忘乎所以,暫時忘記了眼前的煩惱,直到她突然意識到犯了“禁忌”,才從“夢”中驚醒。母親“忽然不說了”,她意識到她說多了,因為現(xiàn)在的“我”,完全喪失了“跑”和“踩”的能力,母親怕又勾起“我”的煩惱。“她比我還敏感”,說明她的內(nèi)心比“我”還沉重。
。ǘ“我”的“暴怒無常”有哪些表現(xiàn)?對此應(yīng)該怎樣理解?
解析:“我”的暴怒無常,主要表現(xiàn)在不能以欣悅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來美好的事物。無論是春天的歸雁,還是甜美的歌聲,或是外出賞花,都不能喚起“我”對生活的熱情。其本質(zhì)是面對自己的不幸,缺乏理性的認識和正確的態(tài)度,因而喪失了生活的信心,自然也不能理解母親的苦衷。
(三)找出文中直接表現(xiàn)“我”懊悔的語句,體會其深層意思。
解析:第2自然段“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,她的病已經(jīng)到了那步田地。”為自己沒能關(guān)心母親的健康而難過。第5自然段“我沒想到她已經(jīng)炳成那樣。”為突如其來的生離死別而悲傷,為自己的“暴怒無常”而懊悔。“我”正是在這樣的反思與醒悟中變得成熟了。
(四)找出第1段中的疊用詞語,說說其表達效果。
疊用詞語: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,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。當一切恢復沉寂,她又悄悄地進來,眼邊紅紅的,看著我。
“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,我推著你去走走”
“咱娘兒倆在一塊兒,好好兒活,好好兒活……”
解析:兩個“悄悄地”,描寫母親來去時小心謹慎的動作,其中包含了無限的寬容和忍耐;“偷偷地”,表現(xiàn)了母親不忍打擾“我”、不想激怒“我”,耐心等待“我”安靜下來的心理和情態(tài);(眼邊)“紅紅地”,含蓄地表明母親剛剛哭過,面對“我”的不幸,她比“我”更為痛苦,又無可訴說;“去走走”極為口語化,看似不經(jīng)意的話語,掩飾不住高度緊張的期待心情,因為對這樣的提議,“我”是不容易響應(yīng)的;“好好兒活”口語化表達,樸實而真切,萬千牽掛與不舍,盡在不言中。
課文講解
理解主旨
《秋天的懷念》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,文中通過典型的事例和傳神的細節(jié),充分表現(xiàn)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、同情和關(guān)愛,說明了母愛的博大深沉、崇高無私,表達了人世間的母子親情,令人感動。文中兩處提到“好好兒活”,第一處是母親對殘疾兒子勇敢地面對現(xiàn)實,頑強地生存下去的期望,第二處是多年后兒子對母愛的理解,對生命本質(zhì)的感悟。
理清結(jié)構(gòu)
寫作特色
1.抓平常小事,事事真情。
作者借助于對生活的獨特感受,抓住四件平常的小事,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情深。“我”發(fā)脾氣時,母親撫慰我;母親為了“我”隱瞞病情;母親央求“我”看花;母親的臨終囑托。“母愛”的內(nèi)涵、“愛母”的思緒,在平常小事中顯露出來。
2.簡淡厚重、樸實豐美的語言。
如作者對母親神態(tài)、動作的描寫,“悄悄地躲出去”“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”,“又悄悄地進來,眼邊紅紅的,看著我”,表現(xiàn)了母親撫慰“我”的細致和體貼。再如“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,看著窗外的樹葉‘刷刷拉拉’地飄落。母親進來了,擋在窗前:‘北海的菊花開了,我推著你去看看吧。’她憔悴的臉上現(xiàn)出央求般的神色。”這里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好,但它們又很容易被疏忽,一個是“擋”,一個是“央求”。母親為什么要“擋”?就是因為看著窗外的樹葉“‘刷刷拉拉’地飄落”,怕兒子見落葉傷心,所以擋在窗前,而故意說北海的菊花開了,想讓兒子見花開的顏色。“央求”一般用于下級對上級、晚輩對前輩,可這里卻是母親對兒子,足見母親對兒子的誠懇與耐心,仁慈與博大。
把握重點
1.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“秋天”兩字去掉好嗎?為什么?
不好。(1)“秋天”是背景和“引子”,文中寫景、敘事、記人,都與“秋天”有關(guān)。(2)“秋天”是“我”不幸遭遇、暗淡心情的寫照,具有象征性。(3)“秋天”也是“我”走出低谷、樂觀生活的人生象征。
2.結(jié)合文章中心,你是如何理解“好好兒活”的含義的?
在這篇文章中,“好好兒活”出現(xiàn)了兩次,集中體現(xiàn)的是要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,也是我們每個人應(yīng)該擁有的人生態(tài)度,這也是文本的社會意義所在。第一處是媽媽說的“咱娘兒倆在一塊兒,好好兒活”,是“撲過來抓住我的手,忍住哭聲”說的。“好好兒活”讓人感受到母親的堅忍和母愛的深沉無私,感受到生命的不屈力量。第二處出現(xiàn)在文章結(jié)尾,菊花在秋風中開得爛漫,在蕭瑟之中盡顯熱烈和深沉,“我”明白了生命的真諦。這里的“好好兒活”既是母親臨終前的無盡的囑托,又是“我”對生命存在意義的探尋與思考,即永不放棄,頑強執(zhí)著地活出有意義的生命。
結(jié)合作者的生命歷程,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,當史鐵生用筆在那殘疾的身體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時候,他終于“好好兒活”了——用他的筆“好好兒活”,這是他對生命意義的探尋,更是對“好好兒活”的詮釋。
8.《世說新語》兩則
《詠雪》《陳太丘與友期》
課文講解
一、文學常識:
《詠雪》與《陳太丘與友期》都選自《世說新語》,《世說新語》是由南朝宋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。
二、內(nèi)容及中心:
《詠雪》敘述了謝太傅帶子侄輩詠雪的故事,表現(xiàn)了謝道韞兒時過人的才華。
《陳太丘與友期》敘述了陳元方幼時批評父親友人“無信”“無禮”的故事,表現(xiàn)了元方的聰敏、懂禮。告訴人們?yōu)槿颂幨乱欢ㄒ倚拧⒂卸Y,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。
三、通假字:
尊君在不?“不”通“否”,放在句末表疑問,相當于“嗎”。
四、古今異義:
1、兒女:古,子侄輩;今,子女。
2、去:古,離開;今,到什么地方去。
3、文義:古,詩文;今,文章意思。
五、一詞多義
1、顧:①元方入門不顧:顧:回頭看。(如相顧一笑,瞻前顧后)
②相顧驚疑。顧:看。(如顧野有麥場)
、蹖④娨送黢{顧之。顧:拜訪。(如三顧茅廬)
2、信:①則是無信。信:講信用。
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。信:真誠、誠實。
、郾匾孕拧P牛簩嵡。
六、敬辭與謙辭
1、尊君:對別人父親的尊稱。
2、家君:對自己父親的謙稱。
七、其它關(guān)鍵詞
1、寒雪日內(nèi)集。集:聚會
2、白雪紛紛何所似。似:像
3、俄而雪驟。俄而:不久,一會兒。驟:急速(暴風驟雨)。
4、陳太丘與友期行。期:約定
5、未若柳絮因風起。未若:比不上。因:趁著、隨著。
6、相委而去(太丘舍去)。委:丟下。舍:丟下、舍棄。去:離開。
7、下車引之。引:拉。
8、乃至:(友人)才到。乃:才。
9、公欣然曰。欣然:高興的樣子。
10、差可擬。差:差不多。擬:相比。
八、句子翻譯
1、陳太丘與友期行,期日中,過中不至,太丘舍去。
譯文: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,約好正午時碰頭。正午已過,不見那朋友來,太丘丟下他先離開了。
2、君與家君期日中。日中不至,則是無信;對子罵父,則是無禮。
譯文:您跟家父約好正午(一同出發(fā)),您正午不到,就是不講信用;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,就是失禮。
3、友人慚,下車引之,元方入門不顧。
譯文:那人感到慚愧,便從車里下來,想拉元方(表示歉意),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。
4、俄而雪驟,公欣然曰:“白雪紛紛何所似?”
譯文:忽然間,雪下得緊了,太傅高興地說:“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?”
5、兄子胡兒曰:“撒鹽空中差可擬。”
譯文: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:“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。”
6、未若柳絮因風起。
譯文:不如比作柳絮隨風吹飛舞。
九、理解問答:
1、《詠雪》一文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氣氛?你對此有何感受?
答:(1)營造了一種溫暖、和諧、愉快的家庭氣氛。
(2)和諧、平等、寬松的家庭氣氛有利于開發(fā)孩子智力。
2、為什么“公大笑樂”?、對于兩個比喻,作者更欣賞哪一個?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?“公大笑樂”是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、形象,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、快樂。
答:作者并沒有直接表態(tài),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道韞的身份,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,表明他贊賞道韞的才氣。
3、用“撒鹽空中”和“柳絮因風起”來比擬“大雪紛紛”,你認為哪個更好?為什么?你還能說出古詩中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好比喻嗎?
答:“撒鹽”一喻好,很好地做到了形似,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(tài)都跟鹽比較接近;而柳絮呈灰白色,在風中往往上揚,甚至飛得很高很遠,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。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后達于神似,形似是基礎(chǔ),據(jù)此可知,用前一喻好,后一喻不好。
“柳絮”一喻好,重在神似,有深刻的意蘊,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,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說,“冬天到了,春天還會遠嗎?”而“撒鹽”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蘊──“撒鹽空中”,干什么呢?誰也不知道。好的詩句要有意象,意象是物象和意蘊的統(tǒng)一。“柳絮”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;“撒鹽”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蘊,所以說不好。
形容飛雪的比喻句:
(1)燕山雪花大如席,紛紛吹落軒轅臺。李白《北風行》
(2)旋撲珠簾過粉墻,輕于柳絮重于霜。李商隱《對雪二首》
(3)白雪卻嫌春色晚,故穿庭樹作飛花。韓愈《春雪》
4、元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?他“入門不顧”是否失禮?從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啟發(fā)?
答:(1)陳元方是一個聰敏,懂禮的孩子。
(2)沒有失禮:客人失信、無禮在先,元方批評對方“無信”“無禮”,維護父親尊嚴,令人欽佩,對于年僅七歲的孩子我們不能求全責備。
(3)失禮:客人已有悔意,應(yīng)該給對方致歉的機會,所謂“得饒人處且饒人”。若元方能更大度些,則更令人欽佩。
(4)啟發(fā):做人要誠實、守信、尊重他人。
第三單元
9.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魯迅
讀一讀,寫一寫
攢cuán拗ǎo確鑿quèzáo菜畦càiqí輕捷qīngjié
蟋蟀xīshuài腦髓nǎosuǐ相宜xiāngyí書塾shūshú
方正fāngzhèng博學bóxué蟬蛻chántuì
人跡罕至rénjìhǎnzhì人聲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
整體把握
1.你從課文的標題中能看出什么?
、傥恼路譃閮纱蟛糠郑捶謩e記敘作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不同經(jīng)歷;
②文章是按照時間、空間的變化順序來寫的;
、圩髡邔τ谠诎俨輬@和三味書屋的經(jīng)歷極為懷念。
2.百草園是“我”的樂園,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?
、侔俨輬@中的景物充滿生趣;
②美女蛇的傳說充滿驚險、神秘;
③冬日的捕鳥帶來游戲的樂趣。
3.鮮明的對比是本文的寫作特色。請概括指出本文的三處對比,并說明其作用。
三處對比:①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生活對比②書屋和書屋后小園對比;③先生讀書和兒童偷偷做游戲。
對比作用:①表現(xiàn)兒童熱愛大自然、喜歡自己愉快生活的心理,②同時表達了對束縛兒童身心發(fā)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滿。
第1自然段
4.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;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。(“似乎”、“確鑿”各是什么意思?放在一起使用是否矛盾?為什么?)
答:①似乎:不確定,好像;確鑿:確實,實在,表示肯定。
、诓幻埽虬l(fā)生事件與現(xiàn)在相距很遠,記憶模糊,所以用“似乎”;但百草園留給“我”太多的快樂,因而用“確鑿”,這樣的表達更能突出百草園是“我”心中的樂園。
5.第1自然段中有一個詞告訴了我們百草園在作者心中的地位,是哪個詞?第一段在文中具有怎樣的作用?
“樂園”。
內(nèi)容上寫回憶百草園的緣由,體現(xiàn)作者對百草園的熱愛、懷念之情;
結(jié)構(gòu)上領(lǐng)起下文。
第2自然段
6.這段文字共有七句話,找出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:
、質(zhì)|②③④⑤⑥⑦
7.這段文字中的哪句話可以概括百草園的特點?
有無限的趣味
8.這段描寫說明了百草園在作者心中有怎樣的地位?
樂園
9.第二段文字寫了“短短的泥墻根一帶”哪幾件有趣的事情?
聽蟲鳴、遇蜈蚣、按斑蝥、拔何首烏根、摘覆盆子。
10.第二段中依照怎樣的順序來寫景的?
“不必說”“也不必說”是由低處到高處,由植物到動物,由靜景到動景;“不必說”“也不必說”“單是”是由整體到局部,又由動物到植物。
12.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?
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,就有無限趣味。
13.第2段寫景的文字中使用了哪些修辭?
排比(碧綠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欄,高大的皂莢樹……)、
擬人(低唱、彈琴)、
比喻(木蓮像蓮房,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)。
14.賞析文句“油蛉在這里低唱,蟋蟀們在這里彈琴”。(鳴蟬在樹葉里長吟)
、俚统、彈琴使用擬人手法,
②生動/傳神地展現(xiàn)出油蛉、蟋蟀的叫聲在孩子心中的動聽、有趣,
③表現(xiàn)出“我”對此的喜愛之情。
15.賞析第2段中的“碧綠”、“光滑”、“紫紅”、“肥胖”、“伏”、“輕捷”、“竄”、“臃腫”、“牽連不斷”等詞語。
碧綠: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菜畦顏色很鮮,很有生趣;
光滑:細致而形象生動地寫出石井欄的古老;
紫紅: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桑葚熟透了,很誘人;
肥胖:生動而又風趣地寫出了黃蜂體形大,很可愛;
伏: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肥胖的黃蜂緊貼在菜花上,懶洋洋的,很可愛;
輕捷: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叫天子動作的輕盈與快速;
竄:生動地寫出了云雀飛得又快又突然;
臃腫:形象而又風趣地寫出了何首烏根的粗大;
牽連不斷: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何首烏根很長,又纏繞在一起。
16.“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,就有無限趣味。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?
結(jié)構(gòu)上過渡作用?偫ò俨輬@的特點。本段中心句。
第7自然段
17.辨析:“罩”字能否改為“蓋”字?
不可以,因為“罩”更生動、準確地寫出了鳥兒在竹篩下上下左右都無處可逃,又有一定的活動空間。“蓋“字沒有這樣的效果。
18.用原文回答:
捕鳥的條件: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,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。
捕鳥的結(jié)果:麻雀居多,也有白頰的張飛鳥。
19.捕鳥的過程用了一系列動詞,它的作用是什么?
九個表述動作的詞,(準確、細致)連貫、生動地寫出了捕鳥的過程。寫出了雪后捕鳥的樂趣。
20.“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”是與什么相比較說的?
是和夏季百草園相比較
21.冬天百草園的樂趣是什么?
冬天百草園的樂趣是下雪后捕鳥。
22.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“無味”,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,這是什么寫法?起什么作用?
、傧纫趾髶P,欲揚先抑。②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。
23.文中加點的“久已”照應(yīng)前面的哪個詞語?
一兩天。
24.本段的層次是
、伲冖邰堍
3.課文記敘“冬日雪地捕鳥”對表現(xiàn)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樣的作用?
作者寫百草園冬天給愛玩的兒童帶來樂趣,再次暗點“樂園”,表現(xiàn)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,突出了中心。
三味書屋部分
25.原文中怎樣描寫三味書屋的環(huán)境?
中間掛著一塊匾道:三味書屋;匾下面是一幅畫,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。
26.對先生外貌是怎樣描寫的?他的品格怎樣?
外貌: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,須發(fā)都花白了,還戴著大眼鏡。
品格:他是本城中極方正、質(zhì)樸、博學的人
27.作者回憶了在三味書屋讀書時的哪些有趣的事?
到書屋后的小園玩;大家熱熱鬧鬧地讀書;在老師讀書時套紙盔甲做戲,畫畫。
28.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有怎樣的形象(先生有哪些特點?“我”對他的態(tài)度如何?
方正、質(zhì)樸、博學(第11段“因為我早聽到,他是本城中極方正、質(zhì)樸、博學的人;(22-23段,先生讀書不僅讀得懂而且極為入神);
教學嚴謹(16段,老師對“我”的要求不斷提高);
有些守舊、古板(“我”問“怪哉”時不愿回答而且有些生氣);
比較寬容、慈愛(默許孩子們?nèi)ズ髨@玩耍,不常用戒尺和罰跪的規(guī)矩)。
“我”對先生是十分敬畏的。
第9自然段
30.課文第9段是從怎樣的心理角度去寫的?用了什么修辭方法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?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?
是從兒童的心理去猜測為什么去三味書屋的;用了排比、擬人的修辭;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,表達了對百草園的眷戀,對去書塾的不情愿
31.第9段為什么要寫三個“也許”?
用反復疑問和猜測的語氣,表現(xiàn)了“我”告別百草園時在心里引起的震蕩、依戀和無可奈何的感情。
32.第9段為什么要在“蟋蟀”、“覆盆子”與“木蓮”前后加上“我的”和“們”?
“我的”表明“我”已經(jīng)把百草園的快樂生活當成我生活的一部分,“們”表明“我”與百草園中的動、植物已結(jié)下了朋友般的感情,我舍不得,但又不得不離開他們。
第4自然段
33.找出長媽媽講的故事的六要素。
時間:先前
地點:古廟里
人物:讀書人美女蛇老和尚;
故事的發(fā)生:讀書人看見一個美女蛇朝他笑,并喚其名而后隱去;
故事的經(jīng)過:被和尚識破機關(guān),送給他小盒子防身;
故事的結(jié)果:飛蜈蚣治死了美女蛇。
34.選出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
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感,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。
10.《再塑生命的人》海倫·凱樂
梳理運用
作者與背景
海倫·凱勒(1880—1968),美國女作家、教育家。幼年時患病而失聰失明,后在家庭教師安妮·莎莉文的悉心幫助下,先后就讀于劍橋女子學校和拉德克利夫?qū)W院。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《我生活的故事》,主要敘述自己如何戰(zhàn)勝殘疾、戰(zhàn)勝自我的過程,此書給世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。她先后在美國各地、歐洲、亞洲發(fā)表演講,為殘疾事業(yè)和慈善機構(gòu)籌集資金。1964年被授予“總統(tǒng)自由勛章”,1965年被評為世界十大杰出婦女之一。著作有《我生活的故事》《走出黑暗》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》等。
本文選自海倫·凱勒自傳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》。海倫能夠走出黑暗,而且有那么高的學術(shù)成就,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,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。莎莉文老師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海倫,是她豐富了海倫的情感世界,再塑了她的生命,所以,海倫·凱勒對莎莉文老師充滿了感激之情。海倫·凱勒為了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恩與懷念,寫下了此文。
知識積累
1.截(jié)然不同:形容兩件事物之間毫無共同之處。截然,界限分明的樣子。
2.感慨(kǎi):有所感觸而慨嘆。
3.搓捻(cuōniǎn):用手指搓、轉(zhuǎn)動。
4.疲倦不堪(kān):疲倦得難以支持。
5.小心翼翼:形容非常小心。
6.怦怦(pēng):形容心跳的聲音。
7.陌(mò)生:不熟悉。
8.不求甚解:原指讀書只求理解精神實質(zhì),不咬文嚼字。現(xiàn)多指讀書、學習只懂得個大概,不求深刻了解。
9.爭執(zhí):爭論中固執(zhí)己見,不肯相讓。
10.混(hùn)為一談: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,說成是同樣的事物。
11.恍(huǎnɡ)然大悟:忽然醒悟的樣子。
12.油然而生: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(chǎn)生。
13.悔恨莫及:悔恨也來不及了。
14.譬(pì)如:比如。
15.花團錦簇(cù):形容五彩繽紛、燦爛絢麗的景象。
16.美不勝收:美好的東西太多,一時接受不完(看不過來)。
17.企盼:盼望。
課文講解
理解主旨
本文敘述了“我”在莎莉文老師的教導下學會了很多字,對生活充滿了信心,真誠地表達了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。
理清結(jié)構(gòu)
寫作特色
1.選材精當,中心突出。
本文著重敘述了莎莉文老師利用特殊的教學手段,讓“我”認識了許多事物,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的故事,反映了一位老師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和高超的教育藝術(shù),表達了“我”對老師的感激與崇敬之情。作者著重選取了老師利用手指游戲,通過觸覺來教“我”感知事物的典型事例來表現(xiàn)這一中心,讓我們看到一位可敬可愛的老師形象。
2.多種表達方式相結(jié)合。
本文主要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,中間包含有議論、生動細致的描寫和感情強烈的抒情。如第一段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,強調(diào)了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對“我”人生的重大影響;第三段寫莎莉文老師到來時的季節(jié),對景物的細致描繪烘托出“我”期待新生的心情,暗示“我”人生的轉(zhuǎn)折即將到來;抒情的句子如結(jié)尾“啊!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?”用反問強調(diào)了“我”內(nèi)心濃烈的幸福感。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,準確地展現(xiàn)了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幫助及海倫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。
把握重點
1.海倫·凱勒在什么時間怎樣認識的莎莉文老師?
1887年3月3日的下午,正值美好的春天。海倫·凱勒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樣子,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尋常的事情要發(fā)生。她站在臺階上等待。后來,“一個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,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。我似乎能感覺得到,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,給我深切的愛的人——安妮·莎莉文老師。”
2.文中的“我”和莎莉文老師分別是怎樣的人?
“我”是一位好學、聰明、堅忍不拔而情感豐富、熱愛生活的人。
莎莉文老師熱愛海倫,對海倫的教育講究方法藝術(shù),做到因勢利導,循循善誘,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時機,開啟海倫的思維、智慧和情感。可以說,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藝術(shù)家。
3.本文的標題“再塑生命的人”有怎樣的含義?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?
“在我的那個寂靜而又黑暗的世界里,根本就不會有溫柔和同情”。但是,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,“我”的靈魂被喚醒,再次擁有“光明、希望、快樂和自由”。她就是重新給了我生命的人。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。
4.作者說,井房的經(jīng)歷“喚醒了我的靈魂,并給予我光明、快樂和自由”。聯(lián)系全文內(nèi)容和作者生平經(jīng)歷,想一想:作者為什么這么說?
海倫一歲半時,突患急性腦充血病,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。當她蘇醒過來,眼睛燒瞎了,耳朵燒聾了,那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。從此,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,陷進了痛苦的深淵。由于對外部世界無從知曉,脾氣也變得古怪,動輒大發(fā)雷霆。她經(jīng)常撲倒在地上,發(fā)出陣陣尖叫;起床后拒不洗臉;吃飯時調(diào)皮搗蛋,關(guān)于小時候的這段經(jīng)歷,海倫寫道:那時,我仿佛感到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地抓著。于是,拼命想掙脫這種束縛。關(guān)于這一點,本文也有描述:“當時的我,經(jīng)過數(shù)個星期的憤怒、苦惱,已經(jīng)疲倦不堪了。”井房的經(jīng)歷,不僅讓海倫懂得“水”這個字表達的具體內(nèi)容──作者寫出了她當時的恍然大悟──“水”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。這是海倫首次獲得了事物的概念,這是思維的一次飛躍。所以,作者充滿深情地說:“井房的經(jīng)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。啊!原來宇宙萬物都各有名稱,每個名稱都能啟發(fā)我新的思想。我開始以充滿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;氐轿堇铮龅降臇|西似乎都有了生命。我想起了那個被我摔壞的洋娃娃,摸索著來到爐子跟前,撿起碎片,想把它們拼湊起來,但怎么也拼不好。想起剛才的所作所為,我悔恨莫及,兩眼浸滿了淚水,這是生平第一次。”
12.《論語》十二章
一、文學常識
1.《論語》是儒家的經(jīng)典著作之一,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。它以語錄體為主,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,共20篇,世人稱“半部《論語》治天下”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