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聽雨堂記》原文及翻譯
袁中道
原文:
乙未,中郎①令吳,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隱,散于四方,乃取子瞻懷子由②之意,扁其退居之堂曰“聽雨”。十月,予往吳省之,見而嘆曰:“吾觀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,即顛沛流離之際,室家妻子瀟然不在念,而獨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,夜床風雨之感無日無之,乃竟不得與子由相聚也。”
嗟乎!宋自仁宗以后,皆非治朝也。子瞻之骯臟③好盡,子由之狷介寡合,皆山林之骨,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。古之君子,有一人知之,則可以隱。夫孰有子瞻與子由兩相知者?以兩相知之兄弟,而偕隱于山林,講究性命之理,彈琴樂道,而著書瑞草、何村之間,恐亦不大寂寞也;而乃違性乖質(zhì),以戰(zhàn)于功名之途,卒為世所忌,幾至于死。彼黃州之行已矣,元祜初,既得放歸陽羨,當此時,富貴功名之味,亦既嘗之矣;世路風波之苦,亦既歷之矣;己之為人,足以招尤而取忌,亦大可見矣,肱已九折矣。或招子由至常,或移家至許,或相攜而歸,使不得遂其樂于中年者,庶幾得遂于晚歲,亦奚不可。胡為乎招即來,麾即去,八年榮華,所得幾何?而飄零桄榔之下,寂寞蜒島之中,瀕海相逢,遂不得與子由再見,此吾之所不曉于子瞻者也。夫人責自照。陶潛之可仕而不物,以其性剛耳。子瞻渡海以后,乃欲學陶,夫不學之于少,而學之于老,是賊去而彎弓也。
今吾兄弟三人,相愛不啻子瞻之于子由。子瞻無兄,子由無弟,其樂尚減于吾輩。然吾命薄,或可以免于功名。獨吾觀兩兄道根深,世緣淺,終亦非功名之品。而中郎內(nèi)寬而外激,心和而跡孤,尤與山林相宜。今來令吳中,令簡政清,了不見其繁,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。豈有鑒于子瞻之覆轍,彼所欲老而學之者,中郎欲少而學之乎?如是則聽雨之樂,不待老而可遂也,請歸以俟。
(選自明·袁中道《袁小修小品》)
【注釋】①即袁宏道,為本文作者袁中道之兄。②蘇轍在《<逍遙堂會宿二首>并引》中寫道:“轍幼從子瞻讀書,未嘗一日相舍。既壯,將游宦四方,讀韋蘇州詩,至‘安知風雨夜,復此對床眠’,惻然感之,乃相約早退,為閑居之樂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,留詩為別曰‘夜雨何時聽蕭瑟’。其后子瞻通守余杭,復移守膠西,而轍滯留于淮陽、濟南,不見者七年。”③骯臟:亦作“抗臟”,高亢剛直。
譯文:
乙未年(萬歷二十二年),中郎做吳縣縣令,念及我們兄弟三人有的出仕、有的隱居,分散在四方(不能相見),就取蘇軾思念蘇轍之意,為自己的休息閑坐之所題寫匾額“聽雨”。這一年的十月,我去吳縣探望他,見到聽雨堂后(不由)感嘆道:“我看蘇軾為官四十多年,在顛沛流離之時,家室妻子全然不顧念,卻唯獨沒有一刻能忘記蘇轍,對兒時兩人風雨對床的人生樂趣的感念,沒有一天沒有的,可是最終他也沒能和蘇轍相聚。
唉!宋朝自宋仁宗以后,都不是安定太平的時代。蘇軾高亢耿直,無所保留地進諫忠言,蘇轍潔身自好、不肯同流合污,他倆都有隱居山林的風骨氣度,(本質(zhì)上)不是迎合世俗謀取功名之人。古代的君子,有一個人了解他,就可以隱居了。何況蘇軾、蘇轍兩人互為知己?兩個互為知己的兄弟,一起隱居山林,講究性命之理,彈琴論道,在瑞草橋、何村中著書,恐怕也不會太寂寞吧?墒撬谷贿`背本性,在功名仕途上努力,最終被世人嫉妒,幾乎處于死地。那黃州之行也就罷了,元祐初年得以回到陽羨,在那時,富貴功名的滋味已經(jīng)嘗過了;世路坎坷的苦楚,也經(jīng)歷過了;自己的為人,足以招致怨恨和忌妒,也大約可見了,可謂歷經(jīng)磨練而富有經(jīng)驗了。或者招蘇轍到常州,或者搬家到許昌,或者兄弟二人一起回到故鄉(xiāng),讓不能在中年實現(xiàn)的樂趣,在晚年實現(xiàn),也不是不可能的。為什么招之即來、揮之即去,八年之間,榮華富貴得到了多少呢?結(jié)果是被貶謫惠州、儋州,飄零寂寞,最終不能與蘇轍相見。這是我不理解子瞻的地方。人貴在自我了解。陶潛可以做到出仕卻不為外物所役(而辭官),是因為他性情剛毅啊。子瞻被貶到海南以后才想學陶淵明,他不在年輕的時候?qū)W,卻在老年的時候?qū)W,這和賊逃走了以后才想要彎弓射箭是一樣的。
現(xiàn)在我們兄弟三人,相親相愛的程度不亞于子瞻和子由。子瞻沒有哥哥,子由沒有弟弟,他們的快樂要比我們兄弟三人少。然而我福薄,或許可以免于功名。只是我看兩個哥哥修道的根基深,俗世的緣分淺,終究不是功名之人。而且中郎心胸寬廣而外顯激切,心態(tài)平和而行跡孤傲,尤其適宜隱居,F(xiàn)在在吳縣擔任縣令,政令清簡,全然不見繁忙,但是他的心中常常好像不快樂。莫非從子瞻的覆轍中有所鑒戒,子瞻想在年老的時候?qū)W陶淵明,而中郎想要在年輕的時候?qū)W陶淵明嗎?如果真是這樣,那么兄弟對床聽雨的快樂,不用等到老年就可以實現(xiàn)了,請讓我回去等待這一天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