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(wǎng)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整合 2015-03-22 22:28:17
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《小石潭記》知識點整理
小石潭記
柳宗元
【人物介紹】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?xùn)|郡(今山西永濟(jì))人,著名文學(xué)家、思想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記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經(jīng)后人輯為三十卷,名為《柳河?xùn)|集》。因為他是河?xùn)|人,人稱柳河?xùn)|,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稱柳柳州。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(yùn)動的領(lǐng)導(dǎo)人物,并稱"韓柳".在中國文化史上,其詩、文成就均極為杰出,可謂一時難分軒輊。
【全文】
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聞水聲,如鳴佩環(huán),心樂之。伐竹取道,下見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為坻,為嶼,為巖。青樹翠蔓,蒙絡(luò)搖綴,參差披拂。
潭中魚可百許頭,皆若空游無所依,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。佁然不動,俶爾遠(yuǎn)逝,往來翕忽,似與游者相樂。
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滅可見。其岸勢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坐潭上,四面竹樹環(huán)合,寂寥無人,凄神寒骨,悄愴幽邃。以其境過清,不可久居,乃記之而去。 同游者:吳武陵,龔古,余弟宗玄。隸而從者,崔氏二小生:曰恕己,曰奉壹。
【翻譯】
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,隔著竹林,聽到了水聲,好像身上帶的玉佩、玉環(huán)相碰發(fā)出的清脆聲音,(我的)心情高興起來。砍倒竹子,開辟出一條道路(走過去),下面看見一個小潭,潭水特別清涼。整塊石頭作為潭底,靠近岸邊,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,成為坻、嶼、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。青蔥的樹,翠綠的莖蔓,遮蓋交結(jié),搖動下垂,參差不齊,隨風(fēng)飄動。
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,都好像在空中游動,沒有任何依靠。陽光直照到水底,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。 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,忽然向遠(yuǎn)處游去,來來往往,輕快敏捷的樣子,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。
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,小溪曲曲折折,忽明忽暗,忽隱忽現(xiàn)。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,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。
坐在小石潭上,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,寂靜寥落,空無一人,不覺心神凄涼,寒氣透骨,令人感到悲哀。因為這里的環(huán)境太凄清,不可以久留,就題字離去。
同游的人有吳武陵、龔古、我的弟弟宗玄。跟著來的有姓崔的兩個少年,一個叫恕己,一個叫奉壹。
【重點注釋】
1.水尤清冽 尤:格外。
2.伐竹取道,下見小潭 道:道路。見:出現(xiàn)。
3.為坻,為嶼,為嵁 坻:水中高地。嶼:小島。嵁:不平的巖石。
4.潭中魚可百許頭 可:大約。
5.佁然不動 佁然:呆呆的樣子。
6.以其境過清,不可久居 清:凄清。居:停留。
7.隸而從者 隸:跟從。
8.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:向西。
9.下見小潭 下:在下面。
10.日光下澈 下:往下。
11.皆若空游無所依 空:在空中。
12.斗折蛇行,明滅可見 斗:像北斗星一樣。蛇:像蛇那樣。
13.其岸勢犬牙差互犬 牙:像狗的牙齒那樣。
14.似與游者相樂 樂:逗樂。
15.凄神寒骨,悄愴幽邃 凄:使-----凄涼。寒:使-----寒冷。
16.記之而去 去:離開。
【重點句子翻譯】
1、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聞水聲,如鳴佩環(huán),心樂之。
譯: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,隔著竹林,就能 聽到水聲,好象掛在身上的玉珮、玉環(huán)相互碰撞的聲音, 心里很是高興。
2、伐竹取道,下見小潭,水尤清冽。
譯:于是砍了竹子,開出一條小路,順勢往下 走便可見一個小潭,潭水特別清澈。
3、青樹翠蔓,蒙絡(luò)搖綴,參差披拂。
譯:青蔥的樹木,翠綠的藤蔓,遮 蓋纏繞,搖動低垂,參差不齊,隨風(fēng)飄動。
4、潭中魚可百許頭,皆若空游無所依。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
譯: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,都好象在空中游動,沒有什 么依靠似的。陽光直射潭底,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,呆呆地不動
5、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滅可見。
譯:順著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,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樣曲 折,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,或隱或現(xiàn),都看得清楚。
6、其岸勢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譯: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,無法看到水的源頭。
7、四面竹樹環(huán)合,寂寥無人,凄神寒骨,悄愴幽邃。
譯: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著,靜悄悄的沒 有人跡,使人感到心境凄涼,寒氣徹骨,真是太寂靜幽深了。
8、以其境過清,不可久居,乃記之而去。
譯:由于這地方過于冷清,不能長時間地停留,于是就把 當(dāng)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。
【常考點】
1.課文按什么順序?qū)懀?br />
答:游覽順序。
2.課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點?
答:幽靜。
3.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?
答:幽深冷寂,孤苦凄涼。悲哀深沉。
4.本文通過寫景,把感情寓于景中。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,從不同角度描繪小石潭的石、水魚、樹,著意渲染它的寂寞、凄寒、幽愴的氣氛,借景抒發(fā)了自己有寂寞處境中的悲涼、凄愴的情感。
5.文中的"對比"和"烘托" 點撥:
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,把"怡然不動"和"俶爾遠(yuǎn)逝,往來翕"忽"兩種情態(tài)加以對比,靜動相對,尤顯出魚的活潑。
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(shù),使人感到像是"空""無",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。
【整體把握】
《小石潭記》是《永州八記》中的第四篇。作者寓情于景,抒發(fā)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、抑郁憂傷之情。他所寫的游記散文,往往借景抒情,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。
"記"是古代的一種文體。主要是記載事物,往往通過記事、記物、寫景、記人來抒發(fā)作者的感情或見解,即景抒情,托物言志。
歡迎使用手機(jī)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