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中考 > 中考備考 > 中考作文 > 2015中考作文
中考命題作文高分寫作技巧 1、抓題眼,把握表意重心。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體現(xiàn)文章中心的關(guān)鍵性詞語,只有抓住了關(guān)鍵性詞語,才能體現(xiàn)文章的特色,寫出更好的作文。一般來說,偏正短語結(jié)構(gòu)重在修飾語部分,如: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指導(dǎo) 近幾年年中考作文的命題形式是話題作文。俗話說: 題好一半文 。要想寫好話題作文,擬好一個讓閱卷老師 一見鐘情 的作文題目,是至關(guān)重要的一步。今天,我想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話題作文 擬題的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小技巧 古人曾把擬題比作畫龍點睛。新穎別致、文采飛揚的標題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?紙鲎魑娜绻幸粋好的標題,必定會打動閱卷老師的心,引發(fā)閱卷老師的閱讀興趣,從而于無形中提高作文的等級。此外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的方法 1引用法 引用文理俱佳的格言、警句或短語作文章標題。這樣一題在目,便顯示出文章具有的深度和力度。如文題《不燃燒便只有冒煙》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句,深刻告誡人們必須奮起拼搏,否則浪費生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要求 1?要準確、貼切。就是寬窄適度,與內(nèi)容密切相關(guān)。既不可 題 大于 文 ,也不可 文 大于 題 。否則就不當(dāng)!2000年回母!肪筒荒軐懗伞痘啬感!罚瑑烧叩膬(nèi)涵與外延不一樣,寫作的要求也就不同。
2015-03-29
中考作文記敘文的擬題方法 記敘文的標題是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。標題和文本的主題思想有著密切聯(lián)系。作者常常借助標題提出主題,幫助讀者認識和理解文本的內(nèi)容。好的標題可以引起讀者閱讀這篇作品的興趣,讀完以后,
2015-03-29
中考作文話題素材大全 1、時尚 《老爸追 星 記》、《我酷故我在》、《永遠的牛仔褲》、《媽媽的粗布鞋》、《裙角飛揚》、《今年流行姊妹褲》、《吊帶裙與露臍褲》、《花格子書包》、《都是時尚惹的禍》、《彩發(fā),我
2015-03-29
中考作文快速作文實驗方案 為了鞏固快速作文實驗成果,探索作文教學(xué)的新途徑,特訂本實驗方案,從高中一年級開始實行,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整個實驗任務(wù)。初中亦可參照實行,而且效果更佳。 一、快速作文實驗?zāi)康?在
2015-03-29
在考場上,一個靚麗奪目的標題能迅速激發(fā)閱卷老師的好奇心、扣住讀者的心弦,也能為作者行文提供一個明確的中心點。所以,擬題,特別是話題作文擬題的好壞舉足輕重。正因為如此,一些省市中考作文命題要求中指出:如
2015-03-29
中考話題作文 青睞什么 話 話題作文通過提示語設(shè)定寫作范圍,給出的提示性語句一般有良好的導(dǎo)向性,便于學(xué)生選取切入角度,輕松作文。但從學(xué)生作文現(xiàn)狀來看,存在的主要問題是: 話 不真實, 話 不健康、不正確,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的五個取材范圍:(以 比 和 珍惜 話題為例) 1.詩詞佳句。 文質(zhì)兼美的詩詞佳句或富有哲理、或形象生動,是 語言的珍珠 ,歷來為人們所喜愛!度魹槿松,比拼不可拋》《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》《流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的五個方法: 1.修辭式: (1)比喻:《為感情裝上濾網(wǎng)》《乘著理智的翅膀飛翔》《在認知的天平上不要加感情的砝碼》;《誠信是金》《誠信是那片潔凈的綠葉》《誠信--開啟未來的鑰匙》。 (2)反問:《
2015-03-29
中考作文擬題追求的五個目的: 新穎性、醒目性、點睛性、文采性、豐富性。 作文擬題的五個要求: 1.標題范圍要小,不要太大太泛;要合理出新,不落俗套。如果標題萬一太大,可用副標題的方式加以限制。 2.標題不能
2015-03-29
淺談中考話題作文擬題方法 話題作文是近幾年中考語文試卷中一直采用的作文測試形式。 自擬題目 則是話題作文的一個重要寫作要求。文章的標題猶如人的眼睛,可以讓我們從中窺見人的精神面貌。在教學(xué)中,筆者經(jīng)常發(fā)現(xiàn)
2015-03-29
中考作文如何擬出好標題? 鄭板橋在總結(jié)自己的創(chuàng)作經(jīng)驗時說: 題高則詩高,題矮則詩矮,不可不慎也。 因此文題就應(yīng)該有著傳神的魅力,有著畫龍點睛的功效。 題好一半文 就是這樣來的。在考場上,一個靚麗奪目的標題
2015-03-29
京ICP備09042963號-13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7853號
中考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Copyright©2005-2019 www.lc908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